发布时间:2025-11-04    
                    	
 浏览次数:7   
                        
 发布者:Admin 
                    塑料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生命周期末端的管理问题,尤其是废弃物处理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严峻挑战。CONVERSIO受BKV、GKV等多家机构委托,发布了《2023年全球塑料流动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对全球45个国家的深入分析(覆盖全球63%的人口和81%的GDP),全面描绘了从塑料生产、消费到废弃物管理、回收及不当处理的全球塑料流动图景。

— 1 —全球塑料流动全景(2023年)
2023年,全球塑料生产量达到4.14亿吨,其中包括化石基、生物基和再生塑料原料。这些原料被加工成4.12亿吨的塑料制品,最终市场消费量为4.07亿吨。

同年,全球产生的消费后塑料废弃物总量达到3亿吨,相当于人均约37公斤。这些废弃物的最终流向如下:
环境友好型管理:2.13亿吨,占总量的71%。其中包括:
o 卫生填埋:9700万吨
o 能源回收:6400万吨
o 收集用于回收:5100万吨
管理不当的废弃物:8700万吨,占总量的29%。这部分包括被倾倒在不受控的垃圾场/填埋场、露天焚烧或泄漏到自然环境中的塑料。
在收集用于回收的5100万吨塑料废弃物中,经过分选和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最终进入回收流程("挤出机前"测量点)的再生塑料量为3700万吨。这意味着2023年全球塑料的平均回收率仅为12%。这3700万吨再生塑料用于制造新产品,占全年塑料制品总产量(4.12亿吨)的约9%。
— 2 —塑料废弃物管理与挑战
包装领域是塑料废弃物的最大来源,占总量的56%(1.68亿吨)。同时,它也占据了收集用于回收的塑料废弃物的约80%,以及管理不当废弃物的57%(4900万吨)。建筑与施工、电子电器、汽车等行业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因产品寿命较长,其消费量与同年废弃物产生量关联度较低。

各地区废塑料管理区域表现差异显著:
欧洲:塑料废弃物5000万吨,88%(4420万吨)得到环境友好型管理,回收率领先(收集用于回收率约27%)。
北美:塑料废弃物4600万吨,96%(4420万吨)得到环境友好型管理,但主要依赖填埋,回收率很低(约9%)。
亚洲:塑料废弃物1.482亿吨,69%(1.015亿吨)得到环境友好型管理,回收总量全球领先,但内部各国差异巨大。
拉丁美洲和非洲: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当废弃物比例高。非洲人均管理不当废弃物量位居全球前列。

— 3 —回收之路任重道远
尽管全球在收集用于回收方面取得了进展(从2018年的4400万吨增至2023年的510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3.0%),但这一增长速度低于塑料废弃物总量的增长速度(复合年增长率+3.7%)。
回收链条存在显著损耗:全球5100万吨塑料被收集用于回收,但经过分选、清洗和加工后,只有3700万吨成为再生塑料原料,这意味着过程中损失了1400万吨。损耗主要包含:被错误分选出的非目标塑料或污染物,因附着杂质、降解或复合材料结构而无法被有效回收的塑料,在机械回收过程中的材料性能和质量的损失。
全球平均回收率(12%) 远低于部分先进地区(如欧盟27+3国家回收率约34%),表明全球在提升回收能力和效率方面仍有巨大潜力。这种巨大的差距揭示了全球在提升回收能力和效率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欧洲的高回收率得益于其全面的政策框架(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先进的回收基础设施和明确的再生料市场需求。相比之下,许多地区仍缺乏这些关键驱动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参考这份具有全球视野的报告时,我们也需审慎看待其针对特定国家的具体数据。 例如,该报告显示中国2023年“收集用于回收”的废塑料量为1600万吨。然而,这一数据与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 基于三种方法的综合测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CPRRA的测算表明,中国国内实际的再生塑料产销量远超1600万吨。(详情:3重模型,重建塑料废弃量、回收量、再生量认知)
尽管具体数字有待商榷,但报告揭示的全球性挑战与机遇对中国市场依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它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塑料回收再生行业的实际规模与潜力可能比国际视角下的观察更为庞大,其在全球循环经济蓝图中的实际地位与责任也愈发重要。
